 |
家課的目的 |
讓學生鞏固所學、在課堂以外作延展學習,或為新課題作準備,促進自學。 |
|
家課的作用 |
角色 |
內容 |
學生方面 |
- 加強對學習內容的理解,鞏固或延展課堂學習
- 培養自學習慣及能力
- 為新課題作準備
- 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進度及問題,繼而尋求解決疑難的方法
|
教師方面 |
- 評估學生在知識、技能、態度和價值觀等各方面的表現
- 找出學生在學習上遇到的困難,以調整教學計劃及策略
- 提供適時回饋,促進學生有效學習
|
家長方面 |
- 讓家長了解子女的學習進度和特質,以便能適時作出支援
- 讓家長瞭解學校課程的要求,共同幫助學生改進學習
|
|
|
家課安排原則 |
- 家課形式多樣化,包括預習、資料搜集、強化/跟進練習、工作紙、自學小冊子、閱讀/寫作練習、毛筆書法、專題研習、創意/解難課業、口頭匯報、網上練習、温習等
- 份量恰當,讓學生有空間作課外閱讀,及有餘暇參加其他有益身心的社群或課外 活動,以及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時間
- 每天中、英、數三科均有適量的家課,其他科目則按教學情況而定
- 老師在分配家課時,會留意該班當日家課表的家課量,必要時將份量作適當的 調整
- 老師會按需要,在課時內安排時段,讓學生能在指導下完成部分家課(例如較有難度的課業)
- 在照顧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時,教師會因應個別情況作出適當的家課調適
|
|
家課量指引 |
為使家課的質與量平衡,幫助學生鞏固學習與發展,以達致預期的學習成果,以下是在一般情況下,各級的家課量:
- 一、二年級:每天不多於一小時
- 三、四年級:每天不多於一小時半
- 五、六年級:每天不多於兩小時
由於學生的情況(如能力、家庭環境及在家的空閒時間)各有不同,每位學生做家課的時間亦有差異,此乃一般的估算。如個別學生有困難,請聯絡班主任或有關科任老師。 |
|
家長配合 |
子女在家中的學習態度與他們在學校中的學習態度是同樣重要的。由於學生完成家課的地方大多是在家中,故家長承擔一個重要的角色。以下是家長在家中輔導子女時的可行方法:
- 為子女提供適當的環境,預備足夠的文具,並消除影響他們做家課的障礙 (如噪音及干擾)。
- 協助子女訂定做家課的時間。
- 引導子女預先計劃完成各項家課的先後次序,培養子女的責任感及指導他們管理 時間的技巧。
- 指導子女做家課時應重啟發思考而非直接提供答案。家長切忌代子女完成家課,以免影響他們的責任感及學習能力的發展。
- 每天查閱家課日誌的內容, 並在上加簽。
- 留意教師批改後的家課評語,有需要時向子女提供適當的指導,協助他們改進。
- 培養子女有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並注意他們的作息時間。
- 多為子女安排多元發展的活動,教導他們善用閒暇,適當地編訂作息時間,並避免讓子女到校外其他機構或地方作過份機械式的應試操練或過量的額外補充練習。
- 家長如果遇到困難,可及早聯絡教師,共同商討解決的辦法。
|
|